2021-05-13
面對再度來勢洶洶的疫情及無法預測的停電狀況,您的企業已經準備好因應對策了嗎? 銓鍇國際替煩惱不已的您,推出「企業抗疫包」! 讓您在家裡遠端辦公,安心工作,企業不停運,守護健康安全,「如常生活」! ● Amazon WorkSpaces 雲端桌面即服務安心包 -快速佈建 Win10 / Linux桌面 -不限產業規模 安全且受管 -確保業務持續性 採用 WFH 模式確保員工安全 -可使用自有裝置的 web 瀏覽器 -合併與收購時得快速進行整合 -集中式管理 降低資安風險與成本管理 -按時計費 不限制使用量 ● Amazon Chime 線上會議平台 -靈活彈性 團隊合作 -企業會議不中斷 -跨地域限制相互交流 -按實際用量付費 -會議出席可達250人 ● 電商穩定營運 (快速架構健檢與優化) -支持超巨量使用者連線 -預測供應商等相關需求 -自動調整容量,降低成本 -採用 AWS 架構最佳實務 -打造安全、高效基礎設施 面對疫情和不可抗拒的未來因素,為了維持企業營運,遠端行動工作的需求大增,利用網際網路連線從任何地方存取雲端桌面,以利隨時隨地辦公不受限,CKmates 企業抗疫包是您的優先選擇,選擇好方案,更需要選優秀的夥伴。 ”抗疫的特別時期,CKmates 陪伴大家一同渡過,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非必要集會,共同遵守防疫規範,唯有堅持才得以繼續安心生活, 大家共同加油努力,期待我們能快快再次相見 ” 立即諮詢:02-7729-0880 / sales@ckmates.com
2021-05-05
銓鍇國際與專業夥伴共同推動企業數位轉型與跨域營運 文/銓鍇國際 現今台灣企業邁入科技營運,朝向數位轉型發展的關鍵所在,即在於跨域掌控企業所有財務、人資等關鍵資源數據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因此推動ERP與其他企業系統移植至混合雲環境,已成為現今台灣企業隨時因應市場需求劇烈變動的利器之一,讓企業得以在控制成本的情形下順利數位轉型。 銓鍇國際總經理何鴻汶表示,根據國際市調公司 IDC 的調查報告指出,目前正在採用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雲端服務執行 SAP 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的企業用戶,在雲端執行 SAP 的工作時間愈長,其滿意度便愈高。而針對這批長期 SAP 使用者的統計亦顯示,在將系統移植至雲端運作之後,有43%表示組織效率提升,32%表示創新力提升;26%表示在可靠度、可用性與效能等客戶體驗上獲得改善。 雲端服務如同發電廠,企業需電隨插即用 何鴻汶形容,如果把企業的運作視為電力供應系統,雲端服務就像是一台隨時能夠提供電力的發電廠,企業需要用電的時候,只要多準備幾個插頭接上去就能立即使用;不必讓每家企業都得自備一台發電機,徒增營運成本。 為了掌握企業科技營運的雲端優勢,何鴻汶呼籲企業應打造合適的混合雲策略。像是利用公有雲處理動態工作負載,同時將較少變動或較敏感的工作負載留在私有雲或內部部署資料中心。或是將關鍵工作負載與較不敏感的工作負載分開,將敏感的財務或客戶資訊儲存在私有雲中,並利用公有雲來執行其餘的企業應用程式。 如此一來,就算在不清楚未來變化的情形下,企業一樣能將實際的資料管理需求,與最適合處理這些需求的公有雲、私有雲或內部部署資源進行配對,兼顧企業科技營運的擴充需求與資料保密的優點,兩全其美地靈活因應未來市場需求變動。 ERP 上雲早有前例,省時省力速見成效 從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角度觀察,AWS 表示,早自2008年起,AWS 即開始與 SAP 合作,在雲端服務上提供執行 SAP 所需的認證虛擬主機。從最早採用的100多家企業,到2018年已成長至1000家以上企業用戶。而 AWS 更是為 SAP S/4HANA 用戶提供容量高達 48TB,並提供商業智慧分析 SAP BW/4HANA 使用的 100TB 專用虛擬主機。 AWS 強調,將應用系統移植至 AWS 上,能夠幫助企業同時達成多項營運目標,如降低營運管理成本、推動數位轉型、提升員工生產力、強化資訊安全、免去傳統硬體汰換包袱、分析巨量營運資料等。 大破大立,精密謀畫而後動 協助推動台灣著名企業大陸工程公司,將SA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移植至 AWS 雲端服務運行的資訊部副總經理闕孝賓表示,大陸工程是在充分了解並分析 ERP 上雲的優缺點之後,才決心大幅調整科技營運環境至雲端服務上。在銓鍇國際與賀呈國際的傾力協助下,經過半年以上的評估、規畫與詳細測試,大陸工程才由原本的 Unix 主機系統,升級至 AWS 雲端服務上的 Linux 環境運行 SAP 系統。 升級至 AWS 運行之後,在系統功能無大幅度變更的前提下,大陸工程的 SAP 系統使用者將原本需要1小時才能執行完畢的報表程序,控制到只需3分鐘左右就能迅速完成,大幅提升了使用者工作效率。 闕孝賓認為,一旦企業計畫將 ERP 系統轉移至雲端服務運行,IT 部門就必須改變以往因預算限制而一次提前採購滿足5年需求硬體規格的傳統思維;在評估時要改為視需求逐步調整,用多少買多少的新思維。IT 部門同時也要隨時盯緊系統使用狀況,對預算仔細把關。 對於計畫將系統移植至雲端服務的企業,闕孝賓建議不能過於激進,可先試行問卷調查等小型服務,營造出企業開始採納雲端服務的氛圍,再視成果逐步擴大應用範圍。僅僅就在五、六年前,大陸工程對雲端服務採取保守的態度,而現在則是優先考慮將所有應用系統都改至雲端服務上運行。 但企業開始採用雲端服務之後,就必須經常檢視各系統執行績效,主動刪除不常用的服務,才能維持 IT 預算的穩定,不至於過度膨脹。闕孝賓更呼籲企業 IT 主管,務必慎選技術合作廠商,善用這些外部資源,才能充分發揮出雲端服務的功效。 系統上雲並不難,移植輕鬆且能彈性應變 具有輔導企業 ERP 系統上雲深厚經驗的賀呈國際資深顧問經理董永彥補充說,根據 IDC 報告的分析預測,從2020到2023年,全球推動 SAP 上雲的企業用戶數量將逐步增加超過一倍。原因在於 SAP S/4HANA 企業用戶常面對平時資源空閒,但一遇結帳等重要程序時,系統資源卻呈現嚴重不足等狀況,就需要利用雲端能夠動態即時地短期提升資源能力。另外還會碰到如 SAP 對硬體資源要求嚴格,造成設備未到折舊年限前就面臨更新需求,或軟體更新造成硬體無法支援等狀況。一旦移植到 AWS 雲端服務,便可以 SAP 認證過的虛擬主機迅速升級迭代。 針對企業將系統移植至雲端服務的前置準備,銓鍇國際技術三部副理高國仁表示,除了幾十種已通過 SAP 認證的虛擬主機可供選擇之外,AWS 更進一步提供了完善的系統移植輔助工具— AWS Launch Wizard for SAP。 高國仁建議,企業 IT 部門主管可依 AWS Launch Wizard for SAP 的建議流程,逐步設定支援應用程式類型與部署模式,並設定應用程式環境,逕行安裝。除此之外,能進一步設定自動備援機制與備份代理程式,減少系統運作的後顧之憂,協助系統盡快上雲,達到穩健營運的目標。 資料參考:SAP on AWS Case Studies - https://aws.amazon.com/sap/case-studies/
2021-05-04
企業進行數位轉型選擇將機房搬上雲端,肯定是兩全其美之計。面對挑戰,銓鍇國際可協助企業克服,便於專注在經營管理、營運組織、文化、客戶需求,加速數位轉型專案的進度。 採訪 / 施鑫澤 文 / 林裕洋 在兼顧安全、資訊預算等條件下,混合雲服務已成為主流資訊架構,以大陸工程為例,在銓鍇國際(CKmates)協助下,將 SAP 遷移到 AWS 雲端上,順利控制資訊成本支出,並使 IT 資源更加彈性化。以往該公司每月都需要花費 1-2 個小時產生月末的 ERP 報表,現今只要 10-20 分鐘即可完成,整體報告產出速度提升 83%,IT 成本降低 10%,更使網路延遲降低了 30%,及減少 5% 的備份時間。 銓鍇國際董事長暨創辦人何鴻汶指出,銓鍇國際一直致力於協助客戶對內系統(ERP)或對外系統遷移至雲端的專案,幫助客戶無痛轉移到 AWS,為客戶帶來新價值。我們更有技術團隊與 SAP 顧問夥伴協助客戶將 SAP 遷移到雲端,透過專案管理能力得到妥善管理,確保 SAP 遷移案如時完成,以獲得預期效益。以大陸工程為例,銓鍇國際與該客戶一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來定義支援 SAP 系統的 AWS 基礎設施,並用兩個月的時間來進行概念驗證 (POC)。然後,他們根據 POC 的結果完善基礎設施,再繼續進行遷移,最終順利達成客戶的期待。 AWS 合作夥伴技術能力雄厚 成立於 2011 年 6 月的銓鍇國際,提供專案委託、網路規劃、系統整合等服務,協助客戶完成資訊系統、軟體規劃及網路整合之需求,對於實體機房建置、維護具相當經驗。該公司以客戶適切環境為優先,無論企業想要於地面實體機房建置、上達雲端之規畫遷移,甚至混合雲的架構,銓鍇國際都能夠為各單位提供諮詢、技術服務。 在全球三大公有雲業者中,AWS 是最早進入台灣市場的平台,無論在人力編制、服務內容品項和客戶數等方面,都明顯處於領先位置。因此,在 2012 年銓鍇國際成為 AWS 合作夥伴,協助台灣客戶將資訊服務遷移到雲平台,扮演推動企業數位轉型的推手。目前,銓鍇國際團隊具有 10 年以上網路經驗人員、系統規劃人員以及經 AWS 認證之 AWS 架構師,憑藉實體機房豐富經驗與 AWS 雲端的熟稔,已為許多遊戲服務、行銷整合媒體、電子商務產業之客戶進行整合服務。何鴻汶表示,企業進行數位轉型時的目的,泰半是要解決營運上的痛點,此時若能選擇將機房搬上雲端,肯定是兩全其美之計。但是引進公有雲服務過程難免遭遇挑戰,容易陷入的傳統技術思維,因此需要在地專家提供奧援。若能在合作夥伴協助下,將可更專注在經營管理、營運組織、文化、客戶需求,加速數位轉型專案的進度。 SAP on AWS 效益佳企業競爭力大幅提升 銓鍇國際是以第二類電信業者起家,目前已成為混合雲市場的領導者,是 AWS 長久的合作夥伴,有豐富經驗的資訊安全團隊,可依據客戶需求與評估,提供最適切IT環境建議,為客戶評估哪些最適合上雲。該公司在 AWS 雲端、資安、ERP on AWS、IDC、NOC 等均有強大技術能量,業務涵蓋資訊整合、監控、資訊安全等,不論是備份、軟體、安全,乃至於不同產業類型等,均有長期合作夥伴,可共同扮演客戶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將服務遷移到公有雲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AWS 透過研究和經驗,找出降低成本、敏捷性和員工生產力、提高安全性和營運彈性、外包和硬體/軟體生命週期結束、資料中心整合、數位轉型、快速全球化、合併和收購(M&A)、新技術(例如:AI / ML 和 IoT)等,是促使企業遷移到雲端的關鍵動力。 根據IDG研究報告指出,當企業在 AWS 平台上執行 SAP 工作負載時間越長,所獲得的滿意度越高。根據統計,有 96% 客戶表示整體擁有成本有所降低,且平均總體節省 26%,甚至有超過六分之一客戶表示節省成本達 40%。由於節省成本是促使客戶遷移的主要動力,此舉也讓銓鍇國際看到 SAP 遷移的商機與需求。 何鴻汶說,當資訊服務轉移至成本更低、更靈活之雲端環境後,企業將具備應對未來業務不確定性的能力。根據我們協助客戶推動 SAP on AWS 經驗發現,大多數都表示總體效益相當高,不光在節省成本方面獲得初步回報,且在靈活度和客戶體驗等更有大幅改善。因此,多數用戶都感受到在效率、創新、上市時間和改善客戶服務等,均與過去有明顯改善與提升,這代表在雲端平台上執行 SAP,將成為在商業環境中勝出的關鍵。因此,銓鍇國際將持續致力於 SAP 上雲後,運用 AWS 服務進行資料分析整合等服務。 獨家四步驟助客戶上雲端 雖然公有雲服務非常成熟,也成為眾多企業強化商業環境的競爭力,應對未來業務不確定性的最佳工具。只是部分在客戶對於將應用服務遷移到公有雲平台時,依然會有很多問題。為此,銓鍇國際制定四大步驟,第一個步驟為評估,透過 AWS 原生工具搜集伺服器使用率、效能和相互依賴關係等,來決定遷移的策略,並與利益相關者和團隊,進行確定遷移前的準備情況和差距,將移轉想法轉作具體的計劃。第二個步驟為計劃,協助企業預估遷移數量、定義遷移計劃和里程碑、建立性能驗證和驗收標準、要求安全與合規、結合企業願景與目標進行解決方案與架構圖的設計及雲端成本分析比較。第三個步驟為進行遷移,依照計劃時程、遷移項目排程,選擇自動遷移工具相關應用程式部署,銓鍇國際採用 AWS 原生遷移工具來進行部署,並有可靠的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計劃,確保在驗證與轉換期間符合 RTO / RPO。 最後一個步驟為維運優化,銓鍇國際將持續輔導客戶運用 AWS 解決方案及服務,透過教育訓練強化實際操作的系統流程與觀念,妥善且高可用的雲端架構,使企業能順暢營運。面對未知的內外風險,銓鍇國際亦將透過自動化的方式,協助客戶進行全時段監控,一旦出現突發狀況,系統將主動通知相關人員,進行狀況排除。 「我們建議客戶在上雲端之時,可透過 POC 進行小範圍測試,確認在滿足各項成功條件後,再正式執行大規模上雲的工作。」何鴻汶解釋:「銓鍇國際遵循 Well Architected 原則規劃並實作上雲,以確保客戶達到安全性、效能優化與成本優化等目標,並透過維運託管方案 7x24x365 的監控與 NoC、架構師團隊,協助客戶不論在導入時或維運時都能即時解決問題。」 銓鍇國際將持續伴隨著客戶,依據客戶用量增長與新應用投入,提供架構及技術的優化,提升企業的創新能量與核心生產力。 文章出處:CIO IT 經理人 五月刊
2021-04-28
搭配雲端服務如虎添翼 加速應用程式開發強化生產製造競爭力 許多工廠在面臨轉型過程,首要挑戰是在開發 OT 應用程式過程,發現投入龐大人力、時間之後,結果卻沒有獲得具體的成效,對此,善用雲端資源將是最佳捷徑做法。提供 AWS 雲端服務解決方案的銓鍇國際資深雲端架構師古建得指出,將生產製造營運流程結合雲端服務,最首要的價值是工廠能專注廠房生產良率的優化,而不用再勞心勞力去維運基礎設施。 例如 AWS 雲端服務平台上,提供自動化、機器學習、AI 以及機器人等技術,可協助工廠分銷數十億種產品 ,以及進行流程最佳化、品質控管、預測機器維謢時間等需求。甚至近期許多企業相當重視 IT 系統的災難復原,AWS 雲端也支援多種災難復原 (DR) 架構,從資料中心故障「指示燈」提醒,到大規模迅速容錯移轉的「熱待命」環境,幫助企業的 IT 基礎架構與資料,快速完成災難復原。 除了上述主機託管的服務之外,古建得列出轉型智慧工廠導入雲端服務可享受的四大方面效益。首先是「開箱即用」的特色,AWS 提供多種雲端的 AI 服務,工廠可搭配自身業務內容找到合適的服務及企業解決方案,其中機器到雲端連線架構的解決方案,預估部署時間只需10分鐘,可快速導入雲端工具享受龐大資源。 第二點優勢來自「站在巨人肩上」,也就是透過端對端的雲端連線,預先設定示範立即下載程式碼進行編譯。古建得舉例 AWS 平台有一套 IoT Device Tester 軟體,協助廠端確認裝置是否執行 FreeRTOS 並與 AWS IoT 服務相互操作,加速開發專案的展開。有些雲端軟體涉及合規問題,AWS 建構的雲端服務已符合多項合規法案,目前範圍橫跨亞太、美洲及中東地區等76項合規許可,讓企業不必再花時間、成本去符合合規系統,也不必擔心架構定期要被稽核。 至於第三點優勢則是「時間即成本」,雲端服務可提供資料處理平行化、機器學習資源平行化等開發流程。古建得舉例,企業要開發一套新應用,光從雲端到 App 端、App 端再到 IoT 端,每個環節都是耗時費力。但如果透過 AWS 提供的 IoT Device Simulator 服務模組,直接在介面設定相關開發機制,模擬資料提供給雲端分析後,就會開始寫程式,幫助開發速度加快。 第四種優勢則是「Pay as you go」用多少算多少模式,讓成本投資完全不浪費。因為 AWS 採用多種付費模式,企業可以組合搭配最有利自身的計算模式,例如 AWS Lambda 微服務是以毫秒計費,只要寫好計算程式,讓微服務自動觸發並進行運算,能節省非常多費用,且程式用完關閉後就不會再持續收費。 古建得最後分享一家成功案例,是專門生產滾筒衛生紙的 Georgia-Pacific,旗下擁有150條生產線,過去生產過程經常面臨紙張斷裂問題。隨著有經驗的大批駐廠人員開始退休,Georgia-Pacific 決定進行數位轉型,將在產線感測器蒐集的數據,使用 AWS SageMaker 進行機器學習,適時調整生產參數。最終結果不僅讓紙張撕裂問題大幅降低,更讓單一條生產線每年節省下數百萬美元。而身為 AWS 雲端服務解決方案的銓鍇國際,提供製造業更全面的 AI 解決方案。 文章出處:DIGITIMES
2020-12-18
CKmates 團隊很高興與您分享喜悅,AWS 專業證照突破 100+,CKmates 持續深耕 AWS Cloud,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商業應用的提升,秉持著從夥伴角度來洞察雲端需求,提供完善的雲端服務解決方案,除了持續取得 AWS 原廠認證夥伴資格、AWS 專業證照外,針對混合雲的商業趨勢,也優先取得 VMware、Veeam、企業專線 與 ISO 27001 等資格,協助企業規劃完整雲端佈局,對應商業營運上的挑戰,取得領先優勢。 AWS 證照資格查詢連結
2020-12-11
提供給使用 AWS 的使用者,提供簡單的關鍵技巧來追蹤 AWS 帳戶安全。 下列總共有 15 條提示,提供您如何適當地使用雲端服務,並引導您進入 AWS。 執行 MFA (Enforcing MFA): AWS config 規則(通過第二層認證對其進行保護) Yubikeys: 一鍵式進行身份驗證,AWS 僅允許一個 MFA 密鑰帳戶。 AWS Config rule: 警告您的用戶未啟用 MFA。 流量基準 (Traffic baseline): Amazon VPC 流程日誌 檢測惡意流量,藉由 CloudWatch 這項工具去分析日誌。 超過90天 (Beyond 90 days): AWS CloudTrail 檢測歸咎點 告知您誰再執行與再什麼位置做了些甚麼 如何收集 90 天以上日誌資料 ? 確保所有的帳戶進行數據收集 確保沒有人篡改日誌 確保日誌已加密 威脅檢測 (Threat detection): Amazon Detective & Amazon GuardDuty(使用該服務僅需按下一個按鈕) Amazon GuardDuty: 使用 ML 檢測入侵 Amazon Detective: 分析 CloudTrail 日誌, 並監控 VPC 日誌 探索訪問 (Exploring access): AWS CloudTrail 和 Amazon Athena 捕獲事件數據 獲得實踐經驗,當你不想違反現有學習計畫。 每個歷史記錄中,都可以創建 Amazon Athena 表並進行查詢 獨立工作負載 (Isolate workloads): AWS accounts 透過標籤將帳戶劃分為不同的工作負載 AWS Control Tower: 可以在多帳戶 AWS 環境策略中,設置並管理 AWS 帳戶。 強化 EC2 實例 (Harden EC2 instances): Amazon EC2 Marketplace 選擇第三方有關 Amazon EC2 AMI 的方法來強化 Amazon EC2 實例 不用擔心 Amazon EC2 的需求不符合您的期待 金鑰對最終防線 (Ditch key pairs): AWS System Manager Session Manager 允許不使用任何金鑰來連接您的實例 追蹤歷史記錄 最小特權原則 (Principle of least privilege): IAM polices 教程僅專注於便利性而不是安全性 鎖定區域和服務 (Lock regions and service): SCP 服務控制策略 (Service Control Policies) 建議使用 AWS 提供的 SCP 使用 SCP 鎖定對未使用區域和服務的訪問 可信度的 IPS: AWS WAF 防護於 Amazon EC2 或網路應用程序前端 過濾掉大量異常流量的侵擾 清除帳戶 (Clearing an account): aws-nuke 刪除 AWS 帳號中所有內容的破壞性工具 立即停止訪問帳戶中的所有服務 保持合規性 (Start compliance): AWS Config 一致性套件 持續保有合規性 符合該樣本套件: PCI DSS, FED ramp, HIPPA 安全, CSI 避免數據意外洩漏 (Avoid data unintended leaks): IAM Access Analyzer 識別並共享資源至外部實體 並非共享所有內容 最終例行性計畫 (Where to go next): AWS Well-Architected Tool (安全支柱) 提供高達 57 項確認清單 持續改善您的 AWS 帳戶的安全性 節省成本,優化架構
2020-12-03
2020年 12月 1日,AWS 全球 CEO Andy Jassy Keynote,發表了許多重量級的服務革新,銓鍇國際 CKmates 將針對本次發表會所提到的服務,給予重點式摘要。 三、機器學習與 (ML、AI) ( 1 ) 全託管 (SageMaker) 在機器學習領域中, Amazon SageMaker 已經逐漸變得更加容易使用,包括 SageMaker 的 Notebooks、Debugger、Experiments、Model Monitor 以及 Autopilot。然而,前期的數據準備是個相當困難的過程,也是下一個重點發展領域,為此 AWS 推出機器學習相關服務: SageMaker Data Wrangler: 可以加速數據準備。將其指向數據存儲,也會在背後協助管理數據。 SageMaker Feature Store:將前處理的資料做存儲、保存,便於日後重複使用。 Amazon SageMaker Pipelines: 是專為機器學習設計的 CI/CD 服務。 ( 2 ) 維運相關 (Operation) Amazon CodeGuru 可以協助執行程式碼審查,幫助針對 應用程式的效能,進行建議的服務,這一次更新支援 Python 語言,並推出 Security Detector ,針對安全性提供即時偵測。 Amazon DevOps Guru,能夠透過檢測營運上的問題,包含整合 CloudWatch、Config、CloudTrail、 CloudFormation 以及 X-Ray,給予錯誤配置告警、運算資源不足等。給予推薦的修復程序,藉以提高應用程式的可用性。 ( 3 ) 資料分析 (Data Analysis) AWS QuickSight Q:一個用於 AWS Business Intelligence 的服務,背後透過自然語言的技術而達成。只要提出任何問題,數秒鐘時間,他會擷取並比對使用者所需要的資料,再經過過濾,即可獲得答案,以幫助人們洞悉數據背後的關鍵意義。 ( 4 ) Amazon Connect Amazon Connect 早在 2017 年推出,然而這次加入了許多 AI/ML 的元素在其中,以協助客戶服務能夠更加的智慧化,包括: Amazon Connect Wisdom:可以協助收聽客戶電話,然後即時自動化搜索資料庫,藉以提供正確的訊息。 Amazon Connect Customer Profile:提供個性化客戶服務所需的背景資料,包括訂單歷史記錄,聯繫歷史記錄,銷售,CRM 和其他訊息,幫助客服了解客戶需求。 Amazon Real-time Contact Lens:在客服人員與客戶交談時,可以機器學習,自動判斷客戶語意與情緒,協助客服給予客戶對應的回饋。 Amazon Connect Tasks : 幫助客服人員可以追蹤和管理任務,並且把任務自動化。 Amazon Connect Voice ID: 使用基於 ML 的語音分析,進行即時語音身份驗證。 四、改善企業流程 (Processing) ( 1 ) 資料學習 (Machine data) Amazon Monitron:是一項簡單且具成本效益的設備監控服務,從端到端的設備與系統之間連接,可讓您監視設施中設備的狀況,從而實施預測性維護程序。 Amazon Lookout for Equipment:是一項基於 API 的機器學習服務,可以協助企業監控機械運行狀況、異常檢測等。可評估聲音、振動與溫度,進行預測性維護等,藉以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意外停機風險。 ( 2 ) 電腦視覺 (Computer Visualizaion) AWS Panorama Appliance:本身是一台實體裝置,用以連接現有攝影設備,現在可以結合 Amazon SageMaker 所訓練出專為電腦視覺的模型,然後將其部署到 AWS Panorama Appliance 的裝置上,然後可以透過來自多網路攝影機設備的影像,經過該模型推論,達到更即時的邊緣運算。 AWS Panorama SDK:可以提供給製造商,用其自有的監視器執行訓練好的電腦視覺模型,增強終端設備的視覺監測能力。 五、混合雲 (Hybrid Cloud) AWS Wavelength:Wavelength Zone 讓在同一個 Region 內的 AWS 服務,能夠透過電信商的 5G 網路來互相溝通,加速服務之間的反應時間。適合應用於許多需要超低延遲的案例中,像是已有龐大用戶基礎、高度互動性的線上遊戲、虛擬實境、直播影片等等,以及支援 5G 的設備。預期會先針對東京、韓國以及英國倫敦逐步設立據點。 AWS Local Zone 更新:預期在 2021年增加 12 個城市。 AWS Outposts : 增加兩個新的尺寸,分別為 1U 與 2U 尺寸的機型。 最後,AWS re:invent 還有更精采的會議值得關注,隨著時間推進,為符合更巨量的需求,也會有更多 AWS 服務,CKmates 銓鍇國際 將持續保持著 re:Invent 的態度,不斷進步。 延伸閱讀:AWS re:Invent 2020 - CEO Keynote 重點整理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