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AWS 如何計費?帶您一次看懂 AWS 費用結構與節費策略

AWS 如何計費?帶您一次看懂 AWS 費用結構與節費策略

在企業邁向雲端轉型的過程中,AWS 費用往往是決策時最關鍵的考量之一。隨著大量企業導入 AWS 雲端平台,若缺乏良好的資源管理與成本規劃,原本應帶來彈性與效率的雲端架構,反而可能讓 AWS費用從輔助性支出演變為沉重的營運負擔。 
 
許多企業在部署初期專注於快速上線與技術彈性,卻忽略了資源實際使用狀況與長期費用結構,導致成本逐漸飆升、難以控管。 究竟 AWS 是如何計費的?如何正確估算 AWS 費用?又有哪些有效的節費策略可以事先布局? 這篇文章將從收費架構、常見誤區到實務優化技巧,帶您一次看懂企業最關心的 AWS 費用議題。 

 


AWS 的收費方式總覽 

 
以 Amazon EC2 服務來舉例,其資源組成正好體現了 AWS 費用的核心來源。作為 AWS 最廣泛被採用的服務, Amazon EC2 本身的租賃費用即屬於運算資源;其所掛載的硬碟(如 Amazon EBS )即屬於儲存空間的成本,而當其資料在 Amazon EC2 與外部之間傳輸時,所產生的流量即是網路傳輸的費用。 

 
 
而根據一般應用情境,AWS 費用由高至低排序:運算資源 > 儲存空間 > 網路流量 

 

而根據一般應用情境,AWS 費用由高至低排序:運算資源 > 儲存空間 > 網路流量 


由此可見,節費策略應先針對運算資源著手,再逐步檢視儲存配置與與網路架構,掌握這三項主要支出來源,有助於企業在使用 AWS 時更有系統地進行費用優化與預算規劃。 
  
  
AWS 的主要收費來源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類別
常見服務 
特性與花費排序 
 
  運算資源   
   
Amazon EC2、AWS Lambda、
Amazon Elastic Container Service (ECS)、 Amazon EKS 等 
花費最高、需精確管理 
  儲存空間   
Amazon EBS、Amzon S3、Amazon S3 Glacier、AWS Backup 等     
成本次高、易被忽略 
  網路流量   
Data Transfer Out、VPC Peering 等 
單價最低、須從架構面著手 


 


AWS 三種計費模式 

 
在管理 AWS 費用 時,選擇合適的計費模式是實現成本優化的關鍵。AWS 主要提供三種常見的計費選項,各有其適用情境與成本效益: 
  

「彈性付費(On-Demand)」 

最具彈性的收費方式,按小時計費,不需要事先預付費用適合短期或突發性的運算需求,測試環境、臨時任務或突開發階段的部署。然而若長期使用,整體成本將遠高於其他兩種方式。 
  

「預留實例(Reserved Instances)」 

適用於長期且穩定的工作負載,使用者可預先承諾使用 1 年或 3 年,以換取相對於彈性付費高達 30% 到 72% 的折扣。雖然能大幅降低長期支出,但彈性較低,需事先準確預估運算資源的規模,否則恐導致資源浪費或不足。 
  

「節約方案(Savings Plans)」 

兼具彈性與成本優化的方案,它不是綁定特定實例,而是依據每小時的用量承諾,提供相應的折扣。此方案支援多種服務,包括 EC2、Fargate 以及 Lambda,其中「Compute Savings Plan」,可跨實例類型、作業系統與區域調度。,適合無法精準預測附載的團隊,既可享有折扣,又保有彈性調度能力。 
 
 
  對比項目   
On-Demand 
     Reserved Instances    
Savings Plans 
彈性 
高 
低 
中高 
單價 
高 
低(最多省 72%) 
   中低(最多省 66%) 
適用對象 
      測試、臨時任務       
穩定長期服務 
        中長期但有彈性需求         


 


AWS節費策略:運算資源 

 
在眾多 AWS 費用 組成中,運算資源往往佔比最高,也是企業最值得優先優化的成本來源。然而,成本最佳化並非一蹴可幾的工作,不少企業在盤點資源與調整架構時,常面臨申請流程繁瑣或調整風險高等挑戰。此時,不妨從以下兩種技術組合入手,快速優化 EC2 的運算資源支出: 
  
  1. 利用 Systems Manager 排程 EC2 啟動與關機,對於僅在特定時段使用的 EC2(如測試環境、臨時 Workspace),可透過 AWS Systems Manager(SSM) 搭配 Amazon EventBridge,設定排程自動開關機。這種自動化機制能有效降低非必要時段的運算支出,避免閒置資源長時間計費。 
 
  1. 啟用 Auto Scaling Group,自動調整實例數量為應對流量波動或業務高峰,AWS 提供 Auto Scaling Group(ASG) 功能,能根據指標(如 CPU 使用率、網路流量等)自動擴充或縮減 EC2 。 當系統負載增加時,ASG 會自動啟動更多 EC2 分擔壓力;負載下降時,則會自動關閉多餘的實例,達到即時調整與成本控管的雙重效果。 

 


AWS 節費策略:儲存空間 


AWS 的儲存空間類型多樣,從高效能的 EBS 到經濟實惠的 S3 與 Glacier,不同儲存類別的成本差異巨大。若未針對資料特性做有效分類與管理,儲存費用會不知不覺攀升,成為成本優化的重要環節。 


常見儲存空間成本浪費情境:EBS 與 S3 儲存成本落差 
 
許多企業習慣將備份資料、暫存檔案、日誌等「非熱資料」長期存放於 EBS(如 gp3 卷)中,這雖然方便,但成本相對較高,不符合長期節費需求。 相較之下,針對「冷資料」與「歸檔資料」可考慮使用成本更低的 Amazon S3 Glacier 或 S3 Glacier Deep Archive 等冷儲存服務,有效降低儲存成本,達到長期 AWS費用 優化。 
 

一個月 AWS 費用:常見儲存類型與單價比較(地區:台北 美金 / GB / 月) 
 
  儲存類型   
單價 
適用場景 
EBS(gp3) 
$0.09 
高 IOPS 熱資料 
S3 Standard 
$0.0225 
一般非即時檔案 
        S3 Glacier Instant Retrieval         
$0.005 
    歸檔、備份(低頻取用)     
Glacier Deep Archive 
    $0.00099     
合規性長期備份 
  

許多企業會把用不到的備份資料長時間存在高價的 EBS 卷,結果月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樣的錯誤配置常見於未規劃儲存分層、忽略刪除沒用的 EBS 或快照。 正確做法是,先定期檢查並清理閒置資源,再利用 AWS Backup 做好備份排程管理,最後把那些偶爾才看的日誌或備份移到成本更低的 S3 或 Glacier。 
 
比如,10TB 的資料從 gp3(約 800 美元/月)搬到 Glacier(約 40 美元/月),成本立刻下降 95%! 


 

AWS節費策略:網路流量 


在 AWS 費用結構中,雖然「網路傳輸費用」的單價相對較低,但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環。尤其在系統初期部署時,若沒有做好資源位置與架構規劃,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跨可用區(AZ)或跨區域(Region)流量,導致額外且難以察覺的費用飆升。 
 

⚠ 常見的網路費用錯誤配置: 
  • EC2 與 RDS 部署在不同可用區,導致跨 AZ 傳輸費用增加。 
  • 系統分布於多個區域,造成跨區流量費用不斷累積。 
  • S3 儲存桶位於非本地區,頻繁讀取導致高額流出費用。 
     

為了避免這些隱形成本,建議在規劃架構時,盡量將關聯性高的服務部署在同一可用區或區域,並審慎評估資料流動路徑,減少不必要的跨區傳輸,才能有效控管整體 AWS 網路費用。 
 

網路傳輸類型與成本(台北) 
類型 
    單價(USD / GB)  
備註 
同 AZ 
$0.00 
免費 
    跨 AZ(同區域) 
$0.01 
少量累積會變多 
    跨區域(Region) 
$0.08 ~ $0.14 
最容易忽略也最昂貴 
傳出到 Internet 
$ 0.1083 
            若為網站或 API 須注意帶寬設計         
  

很多團隊在部署 AWS 資源時,常常為了「分散風險」或「效能最佳化」而把 EC2 和資料庫放在不同的可用區(AZ),卻沒注意這會產生額外的網路傳輸費用。 
  
舉個例子,當 EC2 在 A 區、RDS 在 B 區,兩者之間的資料傳輸每 GB 會多花 $0.01。看似不多,但如果每天傳 50GB,1 個月下來就多了 $30,這筆錢其實能用在更關鍵的地方。 因此,建議先把資源盡量部署在同一個可用區(AZ),再預先規劃好 VPC 架構和資料流向,並利用 VPC Peering 或 PrivateLink 這些工具,來降低內部流量成本,讓花費更合理、系統運作更順暢。 
 
AWS費用優化作法
  
掌握 AWS 費用不是難事,交給銓鍇國際 CKmates 為您搞定!我們提供即時諮詢與費用評估服務,協助企業精準掌握 AWS 雲端成本,順利推動雲端轉型,達成最佳效益。從小處著手、逐步累積,善用 AWS 提供的工具與最佳實踐,幫助您有效避免成本失控,打造穩健且高效的雲端環境。 
 
 
 

最新文章

Contact Us
joinline